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

《澳城記事-望廈1849》贈序



遠 望



  倩瑜原先是我的學生,課堂上,她給我最初的印像竟有些嚴肅,她很認真地聽講,與其他很多活躍的孩子形成一種對照。直到我見到她的創作,才意識到她擁有一種格外輕盈的美好,而“嚴肅”只是她的安靜和專注給我的錯覺。

  無論什麼樣的命題,她都喜歡或習慣用水彩去表現,即便是海報,她也部分保留了水彩畫的形式。這讓我明白,她很相信並且堅持,那是她親近世界最為自然的方式,也是她表達真實情感或勾勒幻想的一種獨特的語言。

  倩瑜畢業回到澳門的三年裡,我時而聽到她的消息:在故舉辦畫展,去香港攻讀碩士直到這一次,倩瑜給我看她的新作,一個尋根的故事,與澳門的歷史有關。我感到驚訝,她已經畫得這麼好了。

  我熟悉的是她一如既往地用淡彩的筆觸去描述她所感覺的景像。意外的是她開始嘗試再現文本的敘事性創作,而題材所觸及的城與人的淵源似乎成為繪畫創作的契機,因為有了更多的面向,倩瑜的想像和表現也隨之有了更豐富的可能性。最讓人驚喜的是,她創造出了由文本過渡到畫面的精彩,每一幅的小世界到每一個段落的起承轉合,她將故事娓娓道來,畫面裡淡淡的散發著歷史深處的憂愁。也許,正因文字的留白與畫面的諸多細節彼此映照,讀者的目光才能游走其中,在隱約可辨的線索裡深深淺淺地尋覓。

  透過這些畫面,我讀懂的不僅是倩瑜在創作上的成長,更有她心的熱誠和執著。我也知道,從此之後,她所描繪的世界裡有了一種深厚而開闊的景致。



蘆 影
中國傳媒大學導師
北京,2012 年10 月24 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